文章日期:2017-05-09
原文網址:https://jmc.hksyu.edu/ourvoice/?p=8311

綠野遊蹤

網絡媒體日漸普及,鋪天蓋地的介紹「隱世秘境」、「邪惡食品」,吸引大量市民跟風前往「打卡」,湧入原來僻靜的地區,破壞社區環境、野外生態。這些報道背後有層層行銷策略協助,發揮前所未有的作用。有傳播學者質疑報道內容是否可信,認為讀者需留意不同媒體資訊,評估潛在風險。

記者:高樂瑤 黃景洪 譚智穎 張曉彤
編輯:黃芷蔚 陳蕾蕾 熊美芝
攝影:李翌成
版面編輯:余穎恒

港人每日在社交網絡上閱讀過百篇貼文,當中由網媒發佈的內容不計其數。近年興起飲食及遠足熱潮,或多或少歸功於一眾網媒熱烈報道。內容相近,傳統媒體的影響卻顯得遜色。行銷公司 Guru Online 聯合創辦人韋小婷表示,新媒體發佈手法重於「共鳴」,較傳統媒體更能傳播訊息,她強調:「當新媒體發佈的內容讓追蹤者產生共鳴時,他們之間就會產生一種信任關係。」

社交網絡容許網民窺見朋友所讚好與分享的貼文及專頁,產生信任與羊群效應。韋小婷說:「香港人很喜歡跟風,如果報道提到某家餐廳近期爆紅,說大家一定要去,讀者就會跟風一起去。」

跟風容易,「中伏」更易,不少網民曾閱覽報道後,隨即趕赴景點遊覽,卻發現不如預期,失望而回。營銷公司 Fimmick 業務總監賴志偉指港人善忘,儘管「貨不對辦」,不滿情緒也不會持續,「今天質疑,明天就會忘記,因為每天發生的事情太多,除非有一連串突發事情,否則不會一直被熱議」。他又指,港人始終喜歡在網上閱覽內容,因此影響不大。

營銷公司Fimmick業務總監賴志偉指港人善忘,對網媒資訊不全的不滿情緒也不會持續。(資料圖片)

資料不詳易生危險

不少港人輕視遠足路線是否危險,平日訓練不足,又未搜集足夠資料,容易遇險受傷。早前有市民在馬鞍山吊手岩迷路向消防員求救,消防總隊目在拯救時不幸遇險,釀成慘劇。事件引起廣泛討論,不少網民質疑網媒介紹遠足路線,卻未有向市民提供足夠安全資訊。

遠足途中遇上緊急事故,可利用標距柱的座標,協助搜救行動。

遠足發生意外時,可使用求救哨子。

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資深二級山藝教練吳銨洋批評,網上充斥遠足路線介紹文章,但大多都未準確列舉安全提示。其中一篇清水灣釣魚翁的報道,介紹登上釣魚翁頂能欣賞到的美景,亦提供攝影錦囊,建議讀者在標高柱上跳一跳,捕捉「飄浮」一刻。可是,報道較少篇幅提及沿途路線,也沒有提供登山時的注意事項,如危險地段、保護措施、登山所需時間等。吳銨洋批評:「釣魚翁雖不太難行,不過路線描述不仔細,如果不懂(遠足知識)的市民看完報道後便去,就比較危險。」

不過,另一篇介紹梧桐寨瀑布及林蔭山徑中,除了介紹沿著林蔭山徑的景點、地勢及水流,包括井底瀑、中瀑、主瀑及散發瀑,亦提供登山時的安全措施,如慎防蚊及水蛇、提醒下雨時不要前往該處和交通資訊等。吳銨洋指出,報道內容較詳細,相對安全,但他提醒市民,每年都有人在該處遇溺斷命,遊覽時最好遠觀景點、量力而為。

吳銨洋認為,部分關於遠足路線及注意事項的網上報道內容不準確,登山者較易發生意外。

自行評估潛在風險

社會對傳統媒體要求較高,須考慮內容對讀者的影響,媒體亦受不同法律規管,但對網絡媒體規管較少。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副教授馬偉傑博士認為,網媒發表有關推薦遠足路線的文章時,須考慮對讀者造成的潛在危險。

馬偉傑認為,現時大眾輕視遠足風險,容易準備不足,因此媒體應更留意報道內容,「(媒體)應考慮在報道內提及更多安全及風險問題,並且訪問行山專家,得到更多專業知識,提供更多資訊」。他續指,社交媒體有別於傳統媒體,難以要求達到傳統媒體水平,為讀者評估遠足安全風險。讀者應該自行搜尋資料,不應盡信單一媒體。

最後修改日期: 5 9 月, 2024

作者

留言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